太原助听器-骨导和气道两条声音通路
正常人耳,太原助听器告诉我们声音传导有两条通路,一条是气导,另一条是骨导
气导:耳廓将收集的声波从外耳道传到鼓膜(声能),鼓膜以相同的速率振动以响应声波对它撞击,像乐队里的低音鼓一样,不同的是鼓膜在声波停止后也立即停止振动,而低音鼓在敲击后会持续振动一段时间。鼓膜附着锤骨,锤骨连着砧骨,砧骨连着镫骨,而镫骨底板嵌在内耳的卵圆窗上。鼓膜的振动通过听骨链传到卵圆窗(机械能)。听骨链能有效的把空气的振动转变为液体的振动,同时对低频大声有防御作用。镫骨底板的振动引起内耳淋巴液流动,使盖膜上的毛细胞产生“剪切运动”(液态能)。毛细胞受刺激后将神经冲动传到螺旋器(电能),再沿蜗管传入大脑(化学能)。
气导将声波从空气传到听骨再到淋巴液,是最常用的路径。声音也可以通过骨导传到内耳,声刺激通过颅骨振动绕过外耳和中耳直接刺激内耳淋巴液。
骨导:正常人除了听自己的声音用骨导外,其余几乎全部通过气导。大多数人在第一次听见自己的录音时,都没有意识到那是自己的声音,因为此时他们仅仅通过气导听,而不是气、骨导混听。为证明骨导的存在,刮刮你的头,你听到的搔刮声几乎完全通过骨导,再刮刮你的手背,此时听到的声音是通过气导。
太原助听器告诉我们气、骨导差描述的是气导和骨导敏感性的区别,总是骨导好于气导,而不会相反。气、骨导差的存在提示听力传导机制的损害。小耳病人鼓膜和听骨链消失,声波通过外耳道和中耳腔同时到达圆窗和卵圆窗,导致声音损失,听敏度下降。
推荐
-
-
QQ空间
-
新浪微博
-
人人网
-
豆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