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居家,如何缓解耳朵压力?


太原友声听力在疫情居家隔离期间,特别为广大消费者准备的听力护理专栏,本期话题将围绕居家场景中的听力保护事项和大家一起让耳朵放松一下……


疫情在家隔离,我们难免想念平日里耳熟能详的声音:全家超市的开门铃声、外卖小哥那句“麻烦给个好评”、用餐排队的叫号声音、登机之前的广播提醒……这些充满烟火气的声音组成了我们无忧的听力世界。


闷在家里的这段时间,纷扰的声音其实也不少:上班视频开会、网课长时间不断连、短视频随手划过两小时……不仅用眼过度,用耳也会过度,养成几个爱护听力的好习惯至关重要。


如何有效缓解耳朵的压力?如果新近突然出现耳鸣,改变生活作息、少熬夜、提高睡眠质量就可以后有效恢复,不用紧张。


1.养成规范的生活作息


很多人封控在家的这段时间,深夜清晨时分忙着抢菜、做核酸、关注新闻,导致睡眠不足或情绪高度紧张,看似居家,实则疲惫不堪,身体进入亚健康状态。


这会影响内耳的微循环,容易出现耳鸣、听力下降等情况,需要及时规范自己的作息习惯,让身体休息好,是听力健康的基础。



2.控制家中的噪声音量


别以为闷在家里就会很安静!其实有很多声音已经悄悄地困扰了许多人。电话会议、网课、娱乐的声音汇聚在一个家中,控制电视、电脑、手机、音响的音量非常重要。


甚至在使用洗衣机、吸尘器等高噪声电器时,也要注意关门隔音,把家居环境的噪声降到最低,既保护自己的耳朵,又能在居家期间不给邻居“添堵”。



3.注意合理地使用耳机


当一家人变成了一起居家工作的“同事”,在家也免不了被打扰。各自戴耳机工作、上课,是许多三口之家的常态,但长时间煲耳机,很容易引发听力损失。


大家要尽量减少耳机的佩戴时长,每次使用耳机应控制在30-40分钟,每天不超过3小时,未成年人不超过2小时。同时尽量调低耳机音量,不要因为杂音越多,就将音量加码!



4.别乱掏耳朵


休闲在家,伴着柔柔的午后自然光,靠在妈妈的腿上掏耳朵,可能是很多人都有过的经历。其实,挖耳朵是存在损害听力的风险的,却很容易被大家忽略。


耳朵里的耵聍可以保护娇嫩的鼓膜,缓冲声波对它的伤害,通常来说并不用我们去特别处理,它们会自行排出。所以尽量少去掏耳朵。如果耵聍堆积已经影响了正常的听力,更要去医院寻求专业的处理。



0评论

推荐

  • QQ空间

  • 新浪微博

  • 人人网

  • 豆瓣

相关评论

取消
技术支持: 天天向上(北京)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