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增益控制AGC
最先采用、使用最广泛的压缩放大方式是自动增益控制(AGC),它对小声、中声采用线性放大,对65 dB SPL(中等)以上声音且音量开得较大时オ采用压缩放大(跟前面的线性放大相比,压缩放大的幅度没有原来那么大了,呈一个缓慢放大的状态,慢慢达到顾客的不舒适阈)。压缩比一般大于5:1(输入声压级每增长10dB,输出声压级有2dB的增长)。
自动增益控制的特点包括:对小声采用线性放大,避免因压缩所导致的信号失真;防止最大声输出超过不适阈所引起的难受;减小中、大输入声削峰所生产的失真。
我们常说的语音强度范围一般在50dB SPL~80dB SPL之间,小声说话强度为50dB SPL,中等语音强度为60-70 dB SPL,大声说话强度为80 dB SPL。
对于正常听力者,语音强度均在听觉动态范围内,因此中等语音强度为最适;
对于听阈为50dB的感音神经性聋患者,小声几乎听不见,中声觉得较轻,只有大声才觉得舒适;
而对于听阈为70dB的感音神经性聋患者,小声、中声均听不见,只有大声才听得见。
普通线性放大助听器对所有的声强放大倍数均相同,只有在不适阈以上才采用削峰技术。这样,
对于听阈为50dB的感音神经性聋患者,若放大25dB,小声觉得舒适,中声已觉得响;
对于听阈为70dB的感音神经性聋患者,若放大30dB,小声觉得较轻,中声已觉得太响。动态范围并未放大,而且大声时的失真也很大。
所以,助听器光有削峰和自动增益控制还是无法满足所有患者需求,经常有患者会抱怨听不见稍远处的小声音,如果此时将助听器音量调大,那近处的声音又会觉得太响。
0评论
推荐
-
-
QQ空间
-
新浪微博
-
人人网
-
豆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