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力语音康复的概念和目的
听力语音康复的概念和目的
1、 残疾人
在心理、生理、人体结构上,某种组织功能丧失或者不正常,全部或者部分丧失以正常方式从事某种活动能力的人。
2、 听力残疾
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双耳不同程度的听力丧失,听不到或听不清周围环境声及言语声(经治疗1年以上不愈者)
3、 听力语音康复
综合采用医学、教育、社会的措施,对听障者进行听力重建或补偿,经过听觉言语训练,使其获得或完善听觉言语能力,并在体、智、德、美等方面协调发展。
4、 听力语音康复面临的困难
听力语音康复是为了障碍患者解决一系列相关问题的过程,从而减少残疾及避免、减轻残障。目的是降低听力障碍对本人及其家庭、朋友和相关人员等产生的消极影响。听力语音康复成功的关键在于将工作集中于患者本人而不是单是其听力障碍的问题。
研究表明,许多患者在他们出现问题后5-----15年才寻找专业人员的帮助。另外,迫于别人的压力才接受康复的患者是自愿接受的两倍。这一比例在退休人员中则更高。因此,在患者来康复门诊以前,不能接受有效的听力语音康复。另外的一项调查显示,能够从助听器得到帮助的患者中仅有10%------15%佩戴它们。许多患者由于害怕别人知道解决他们在交流中无法用助听器来解决的困难。例如,在谈话时,让对方说得一些或靠近对方等。另外,他们往往掩饰自己的问题,如不愿意佩戴助听器等。
在听力语言康复工作中遇到的困难主要源于社会对听力障碍的错误认识。助听器验配师可以通过与患者、患者家属的交流以及对他们的帮助和支持,使他们对听力障碍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另外还可通过广泛的宣传,使人们了解听力障碍及其影响,纠正人们的错误认识。
0评论
推荐
-
-
QQ空间
-
新浪微博
-
人人网
-
豆瓣